PP电子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医学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卫生健康人才的重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教育最新资讯,助力我国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支持相关政策制定以及推动院校教学改革,我们编辑发布《医学教育动态》。
本动态由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编制,秉持“国际视野、前沿追踪、创新探索、宏微相济”原则,充分利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积累与优势,结合医学院校的实践经验,聚焦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医学院校等公开发布的最新政策、重要活动、改革实践、国际经验等内容进行汇编,汇聚国内外医学教育最新资讯,以供参考。
国家卫健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
国家卫健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
哈佛大学医学院与斯坦福大学联合发表在患者交互任务中临床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的评估框架
哈佛大学医学院与斯坦福大学联合发表在患者交互任务中临床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的评估框架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宣布将于2025年推出全新平台(ACGME Cloud)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宣布将于2025年推出全新平台(ACGME Cloud)
2024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老年期痴呆防控工作。
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涵盖宣传老年期痴呆防控科普知识、开展老年期痴呆筛查与早期干预、提升老年期痴呆规范化诊疗服务水平、增加痴呆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构建老年期痴呆友好的社会环境、强化应对老年期痴呆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应对老年期痴呆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七个方面。本行动计划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推进实施。
2024年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加强和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学分管理。该办法规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获得不低于25学分(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包括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等多种形式。可授予学分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包括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以及有计划的自学等,经考核合格后均可获得学分。办法要求各级卫生健康委加强学分登记和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信息开放共享,并对学分授予全过程进行监管。
2025年1月2日,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总结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出席并作总结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璐琦主持会议。
余艳红指出,习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大会取得了积极成效和深远影响,充分展示了我国中医药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积极打造了传统医药高层次交流平台,促进了各国传统医药互学互鉴、交流合作。她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大会贺信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合力,推进大会成果落地见效,利用好多边合作平台,加强与重点国家传统医学领域合作,全面提升中医药开放发展水平,开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会上,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PP电子PP电子、大会筹备工作专班、各平行论坛承办单位负责同志作交流讨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会。
2024年11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2024年毕业后医学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竞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于竞进和曾益新分别介绍和回顾了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十年来的显著成效与进展,并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措施。论坛以“新质领航、思政筑基、医教协同、筑梦未来”为主题,旨在探讨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开幕式后,主论坛环节有5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分享了各自在毕业后医学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此外,论坛还设12个分论坛、5个工作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汇聚众多医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
2025年1月3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国内首个医疗大模型应用检测验证中心,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应用。同时,上海市医疗大模型协同创新与应用联盟成立,并发布相关成果PP电子。
该验证中心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牵头,12所医疗机构成为首批验证单位,支持医疗大模型评测全链条工作,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具备高度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实验室联合多家医院及产业机构发布“浦医智捷”医疗大模型及首批医疗示范应用,涵盖疾病筛查、临床诊疗、智能科研、智能教学及智慧管理等领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首批示范应用包括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等系统,通过大模型模拟考官评价问诊、临床研究等方式,提高医学生的问诊能力、临床试验创新转化能力等,展现了医疗人工智能的崭新落地形式。
2024年11月28日,复旦大学教务处官网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详细规范了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使用。规定明确了六止使用范围,包括研究方案设计、数据生成与分析、正文文本创作、语言润色翻译等多个关键环节,并强调了对保密内容的保护。学生违规使用AI工具将视情节给予不同处理,构成学术不端的将受到严厉处分。
此前,包括华北电力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和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已出台相关规范,通过引入AIGC检测服务系统等方式,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AI使用情况的检测和监管,以确保学术诚信和论文质量。
2025年1月2日,哈佛大学医学院与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自然医学》杂志上联合发表题为《在患者交互任务中临床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的评估框架》的研究报告。该研究表明,尽管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在标准化医学测试中表现出色,但在模拟医患互动时诊断能力显著下降。研究团队设计的CRAFT-MD评估框架显示,人工智能(AI)在处理病史收集、关键问题提问及推理时表现不佳,尤其在多轮对话中。AI难以整合分散信息,面对开放式问题时诊断准确性大幅下降。研究提出优化建议,包括设计处理非结构化对话的模型、整合文本与非文本数据、解读患者非语言线索,以提升AI工具的临床应用能力,辅助医生诊断。
2024年12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宣布推出“生成世界探索者”(GenEx)AI系统,能仅凭一张静止图像推理出整个三维环境。该技术具有巨大实际应用潜力,尤其在灾难响应和远程探索领域。
GenEx能从图像中生成逼真虚拟世界,通过推理和规划实现导航与决策,适用于环境监测、导航系统提升、自主机器人训练及虚拟现实体验改善。其“球形一致性学习”技术确保生成世界的一致性,对预测准确性至关重要。实验表明,GenEx在大规模虚拟环境探索中能生成高质量、一致的观察结果,帮助人类用户做出更准确决策。
GenEx的问世标志着AI在认知推理和环境理解领域的重大突破,为未来AI应用在灾难响应、自动驾驶及虚拟现实等领域提供全新可能性。
2024年9月,牛津大学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框架的评分标准》报告。报告中提出的标准由7个评分标准和21个具体化标准的指标组成,每个标准都可以从A(黄金标准)到F(不合格)进行评分。还提出了应用该标准的3种方法,即调查、德尔菲研究和审计。评分标准的目的是实现框架之间的细致比较,确定潜在的改进领域,并促进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开发中的顶尖领域竞争。
2024年11月21日,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公布的《世界医学院校名录》( World Directory of Medical SchoolsPP电子, WDMS)中正式增加医学院校的认证状态信息PP电子。目前只有获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认定的机构才能提供相关认证信息,新添加的信息可在学校列表页面的“项目详情”选项卡中找到,其中详细说明了认证状态、有效日期和授予机构。
《世界医学院校名录》由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和Intealth旗下的美国国际医学教育研究促进会(FAIMER)共同管理和维护,是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名录。该名录最初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53年出版,旨在为有意就读医科的学生、医疗监管机构、公众以及研究人员提供医科院校的各方面信息,并让研究人员和公众了解世界各地当前和过去医学教育项目的特点。该名录目前包含4,000多所学校的信息,其中既有正在运营的学校,也有历史悠久的学校。每条记录都突出显示了学校的详细信息,包括开学年份、学校类型、运行状况、课程详情和联系信息等。
2024年10月4日,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召开的执行理事会上通过了新的战略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质量。该战略计划框架包括制定新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计划和继续职业发展认定计划,这两项计划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目前的优先核心事项。该战略计划体现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2024年12月30日,美国教育部发布《改进远程教育报告最终规定》,旨在改进远程教育的监督与评估,提升远程教育质量,并改变高等教育机构在学生退学时计算联邦经济资助回报的相关规定。从2027年7月1日开始,最终规定要求各院校向国家学生贷款数据系统(NSLDS)报告参加远程教育或函授课程且获得联邦经济资助的学生。这些数据将成为教育部深入了解在线学习成效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此外,该规定还调整了学生退学后的经济资助处理方式,简化了计算流程,旨在确保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规定将无移民身份的学生纳入美国联邦教育支持(TRIO)项目的受益者范围,以支持更多低收入和第一代大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最终规定将于2025年1月3日在美国《联邦公报》上公布,于2026年7月1日生效。
在医学教育领域,远程教育需求较多,特别是在继续医学教育(CME)、基础医学课程以及偏远地区的医疗培训方面。因此,医学教育机构应优化在线课程内容,确保其与线下教学质量一致。加强对远程考试的监管,采用身份验证技术和防作弊系统,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提供清晰的课程目标、评估标准和师资背景信息,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在线互动机会。通过数据分析监测学生学习成果,优化教学模式,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支持。
2024年12月1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面向2024的医疗供给体制综合改革意见》,以应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与人口老龄少子化、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等伴生的新挑战。
该《意见》主要包括加强地区医疗协作与体系构建、提升医疗智慧化水平、改善医疗机构管理和运营、解决医生分布不均衡问题、规范医疗美容机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管理等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宣布将于2025年推出全新平台(ACGME Cloud)
(来源: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官方网站,2024年12月6日,网址:
(来源:德国联邦卫生部官方网站,2024年11月22日,网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