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语本研究针对中东地区医学生疾病焦虑障碍(IAD)流行病学数据缺乏的问题,首次在约旦开展大规模横断面调查。研究人员基于DSM-5诊断标准,通过1050名医学生的问卷分析发现:9.3%学生存在IAD高风险,其中42.9%计划寻求精神科帮助;性别与学习阶段(临床/ preclinical)未显著影响患病率。该成果填补了中东地区IAD研究空白,为医学院校心理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
在医学教育的高压环境中,一种被称为医学生病(medical students disease)的现象早已引起关注——当学生接触大量疾病知识后,常将自身生理信号误诊为严重病症。这种疾病焦虑障碍(Illness Anxiety Disorder, IAD)被DSM-5定义为对罹患重病的过度担忧,虽躯体症状轻微却显著损害社会功能。既往研究表明,医学生群体IAD患病率达15-18.41%,但中东地区尤其是约旦仍缺乏系统研究。面对医疗教育压力与健康认知扭曲的双重挑战,约旦大学(University of Jordan)联合多所公立院校的科研团队开展了首次全国性调查,其成果发表于《Middle East Current Psychiatry》,揭示了这一隐性心理健康危机的真实图景。
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PP电子,通过DSM-5标准定制问卷(Cronbachs α=0.750)评估IAD三大核心标准:A(对重病的先占观念)、C(健康相关焦虑)、D(过度医疗行为)。样本量经Epi Info计算确定(n=228,把握度80%),最终纳入1050名约旦公立院校医学生(临床353人,preclinical 697人)。数据经SPSS 26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纳入性别、学年、精神病史等协变量,以p0.05为显著性阈值。
在1050名参与者中,9.3%(n=98)符合IAD高风险标准,其中71.4%集中于preclinical阶段(但学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8%的学生明确表示疾病恐惧已损害社会功能,42.9%的高风险者计划寻求精神科帮助。
性别分布打破传统认知:男性占比27.6%(n=27),女性72.4%(n=71),但逻辑回归显示性别并非显著预测因子(p=0.258)。同样,临床与preclinical学生的IAD风险无显著差异(OR=1.296, p=0.268)。
单因素回归揭示关键预测指标:计划就诊精神科者IAD风险升高126%(OR=2.263, p0.001)。多因素模型进一步确认其独立性(aOR=2.163, p=0.001),而精神病史(p=0.595)、心理健康课程(p=0.443)等因素未显示显著关联。
63.9%的学生选择自我应对作为回避专业帮助的主因,仅6.8%提及经济限制。这揭示了文化认知障碍可能比资源短缺更阻碍干预。
本研究首次量化了约旦医学生的IAD负担(9.3%),其患病率低于巴基斯坦(18.41%)、沙特(15-17.6%)等邻国,但显著高于普通人群(0.04-4.5%)PP电子PP电子。核心发现颠覆了既往认知:
学年阶段非关键因素:与印度、沙特研究相反,临床实践未降低IAD风险,提示健康焦虑可能贯穿医学教育全程
求助意愿的预警价值:计划就诊精神科作为最强预测因子(aOR=2.163),为早期筛查提供敏感指标
文化壁垒凸显:63.9%学生依赖自我应对,反映精神健康污名化对干预的阻碍
这些发现促使医学教育者重新审视课程设计——在疾病教学外PP电子,需融入健康焦虑认知管理、循证自我评估技能训练,并将IAD筛查纳入学生健康监测体系。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索网络疑病症(cyberchondria)与IAD的交互作用PP电子,并开发适应阿拉伯文化背景的干预模块,为构建抗压型医疗人才培育体系提供科学支撑。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