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医学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卫生健康人才的重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教育最新资讯,助力我国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支持相关政策制定以及推动院校教学改革,我们编辑发布《医学教育动态》。
本动态由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编制,秉持“国际视野、前沿追踪、创新探索、宏微相济”原则,充分利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积累与优势,结合医学院校的实践经验,聚焦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医学院校等公开发布的最新政策、重要活动、改革实践、国际经验等内容进行汇编,汇聚国内外医学教育最新资讯,以供参考。
2025年度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年度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3月27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召开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部署推进会。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教育改革。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试点带动全局改革,推动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开局。会议强调,要把握教育的政治、人民和战略属性,以“五项重大任务”引领改革设计和试点,推动改革与发展的联动PP电子。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党的领导,推进立德树人机制试点;构建统筹机制,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试点;优化布局结构,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开展市县结合管理体制等试点;创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构建教育国际战略合作体系,加快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教育中心。
会议要求,要加强组织实施,强化改革担当,科学调研,闭环管理,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改革落实。会议还强调要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力戒PP电子,为基层减负,形成典型经验和制度标准。此次会议以网络视频形式召开,多部门及试点单位代表参会。
3月28日,教育部召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会议围绕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进行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部长王嘉毅、吴岩等出席,副部长王光彦主持会议。
怀进鹏指出,要深刻领会习关于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他强调,要推动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
怀进鹏表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数字教育平台,下一步要强化内容建设,构建高质量国家资源中心、国家教育服务中心和终身学习中心,完善平台功能,优化资源供给,服务教育教学和全民学习。他还强调,要坚持智能向善,强化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算法保障,引导师生正确使用智能工具,加快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布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会上,举行了读书行动第三季“书香氛围”阅读分享会,王嘉毅向中小学代表捐赠书籍。吴岩介绍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智能版上线情况。北京邮电大学专家讲授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专题课,海南省和青海省教育厅介绍了平台应用经验。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教育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专家咨询委员会、学校代表等在主会场参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分会场参会。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京召开,主题是“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其中“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圆桌会同步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负责同志作发言。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负责同志,相关部门司局负责同志,医药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医疗机构代表、知名学者等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不断增强,具备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中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注重发挥非公经济和外资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希望中外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参与深化医改、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医药创新等工作,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3月22日,2025年度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处长赵自强、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民、工作组成员及认证专家等近60人出席了会议。
上午,会议由主任委员王维民教授主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谢阿娜汇报了2024年下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会议审议了2024年下半年入校考察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结论建议,对学校有效期内持续改进状态进行了评估并形成最终结论。此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机构认定第五次进展报告PP电子,并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了修订。下午,工作委员会与认证专家围绕指南修订及未来认证工作展开深入研讨,就认证方案调整及实施路径达成重要共识。此次指南调整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向精细化、科学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本次会议深入讨论了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认证工作的开展,并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与会专家就加强分类指导、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全覆盖达成共识。工作委员会将持续为提升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持,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3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会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推进会在上海举行。会议聚焦“聚新质促改革创高地——深化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共筑国家医学中心新格局”主题,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等校领导出席并为复旦大学临床科学研究院(筹)揭牌PP电子。
该研究院是校级科研机构,对接“健康中国2030”规划,依托复旦大学及附属医院学科优势,融合多学科资源,聚焦临床研究方法学,旨在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培育顶尖人才,拓展国际合作。
裘新强调,复旦大学正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支持附属医院发展,谋划“新医科”特色。金力指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附属医院要提升内涵建设,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医学科技创新。袁正宏提出,附属医院要把握改革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华山等医院院长分享了各自医院的优势、短板及推进计划,表示将强化使命担当,聚焦新质生产力,创新临床研究体系,深化国际合作。与会人员围绕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
3月28日,教育部召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正式发布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智能版。其中,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功能全面升级,秉持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3I”理念,上线四大智能应用:
白泽智慧学伴:个性化学习助手,快速把握课程精髓,针对性解决问题,推荐课程,提升学习效率。
AI视频总结:章节核心知识提取器,提炼课程视频核心内容,生成带时间戳的文字摘要,助力非线性学习。
AI视频导航:高效学习伴侣,按知识点分段视频切片,学习者可直接跳转到感兴趣的知识点PP电子,提升学习便捷性。
平台新增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大栏目,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聚焦家风建设、心理健康、社会热点等,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同时,新设全民阅读专区,构建多代共读场域,推动“书香中国”建设。
此外,平台资源矩阵迭代升级,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持续迈进,携手多部门上新院士课程、职场技能课程等,推出AI通识课程和国际化课程,上线门。
3月24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国家数据局将做好四方面工作,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基础制度供给:将统筹开展数据领域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形成数据领域的规划体系,制定印发数据产权制度和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文件,加快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组织开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先行先试,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积累实践经验,健全完善数据治理、数据安全等制度,更好保障人工智能安全发展。
二是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将强化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规范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建立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
三是持续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将系统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创新算力电力协同机制,推动算力设施一体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行业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四是持续推进数据领域国际合作深化:将积极参与并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加强国际合作和对话,为全球治理体系完善提供新的动力。
3月25日,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NBME)与美国医学学生与住院医师协会(ASPBP)共同发布2025年资助申请指南,旨在探索提升医疗行业群体代表性的有效策略,重点关注全教育阶段的路径项目及循证评估。
该计划提供两种资助机会:一是种子基金(SEED Grants),最高20,000美元的一次性补助,用于评估该项目设计的合理性;二是物质和资源项目(Material and Resource Grants),最高5,000美元的一次性补助,用于优化项目所需的教育资源来改进课程。申请资格面向非营利组织及其财政赞助者或机构。
申请意向书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8日,NBME将在7月初邀请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提交完整申请书,申请书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21日。
NBME长期致力于通过高质量医学人才评价提升患者照护水平,此次资助计划将进一步推动医学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为培养更多元化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3月26日,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在其官网宣布,于3月7日至9日首次承办了亚太裔美国医学生协会(APAMSA)全国大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美各地的400多名学生、讲者、志愿者和赞助商,由六名杜克大学医学院学生担任全国大会负责人。
大会期间,杜克大学APAMSA分会荣获“年度最佳分会”及“最佳倡导分会”两项荣誉。本次大会主题为“绽放:治愈我们的社区,激励变革”(Blossom: Healing Our Communities and Inspiring Transformation)。开幕主题演讲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院长Karen Kim博士发表,她是该校首位女性院长,也是全美唯一担任此职务的韩裔女性。
大会还举办了海报展示会及多个专题讨论会,议题包括医学中的同理心、亚裔女性肺癌差异等。APAMSA是一个全国性组织,由医学生和预科医学生组成,致力于解决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及太平洋岛民社区所面临的独特健康挑战。
3月21日,美国全国住院医师匹配项目(National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NRMP)公布2025年主匹配结果,申请注册人数达52,498人,同比增长4.1%,提交了经认证的排名顺序表的申请者达47,208人,竞争43,237个住院医师培训岗位,岗位数量同比增长4.2%。匹配成功者将正式开启医疗培训生涯。
NRMP总裁Donna L. Lamb博士表示,今年匹配日规模创下73年来的历史新高,展现了毕业后医学教育领域的持续成功。NRMP致力于服务参与者,支持年轻医生发展,满足医疗机构需求,共同应对健康挑战。
此次匹配亮点包括:首次纳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及职业与环境医学两个新专业,本年度匹配包含6,626个认证项目,较去年增加231个,创下历史最高纪录;43,237个培训职位中,94.3%(40,764个)成功匹配;首次允许多个申请服务系统并行运作,提升申请者体验;整骨医学博士(DO)毕业生PGY-1(第一年住院医师培训)匹配率创新高,达92.6%;美国医学博士(MD)毕业生PGY-1匹配率稳定在93.5%;初级保健(Primary Care)专业岗位持续增长,内科、儿科岗位填充率均超95%;急诊医学需求回暖,岗位填充率达97.9%;妇产科竞争激烈,MD毕业生占比近70%。
2025年2月,俄罗斯总统签署了一项关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法律。根据2月28日发布的第28-FZ号《关于修订俄罗斯联邦部分立法》的文件,医学和药学专业教育将禁止通过线上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以确保医学教育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该法律要求教育机构必须取得俄罗斯联邦卫生监督局的证明,确保其人员配备和物质技术基础符合联邦标准及专业课程要求。
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强调,医疗系统工作人员需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学习现代诊断技术和疾病治疗预防方法。医学教育应依托经过认证的教师和临床教学基地,以保证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卫生保健委员会成员塔玛拉・弗罗洛娃指出,医务人员必须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具备直觉、洞察力,并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
俄罗斯联邦卫生监督局将监督教育机构的合规性,确保其满足人力资源与教学设施的实践培训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教育机构的许可证将被暂停。该法律还赋予俄罗斯联邦政府、卫生部和联邦卫生监督局新的权力,旨在统一医疗保健领域专家培训水平,改善医务人员配备,为教育机构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
近日,莱比锡大学医院(UKL)正式成立医学人工智能与转化应用部,该部门隶属于该医院医学信息中心,主要职能是研发和运营临床人工智能辅助系统,针对各临床科室的具体诊疗需求,筛选经过严格科学验证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转化应用。在其最新制定的数字化发展战略中,重点部署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诊断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以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该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
作为部门成立后的首个重要举措,已发起建立“临床决策支持协作网络”。目前这一非正式合作平台已吸引了全德国50家跨学科医疗机构参与,各方将通过该平台分享医学人工智能应用经验,并深化合作并共建共享基础设施。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