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大家相互看看人都到齐了吗?人齐了,我们就出发了!”6月26日一大早,小巴车载着一群特殊的客人驶向隆安县南圩镇联伍村。他们是医院的“轮值村医”,此行目的,是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三甲医院的名医。
崇山峻岭环抱中的联伍村,村民常年与风湿骨痛缠斗。去趟县城医院需耗费一整天,农活只能无奈搁置。崎岖山路如同天然屏障,将现代医疗服务隔绝在外,村民健康在跋涉中悄然流失。
6月26 日,又是“轮值村医”进村日PP电子。天刚亮,备受腰腿疼痛困扰的隆大娘就来到村卫生服务中心等候。作为常客,她对治疗充满期待。这次,医院东葛院区慢病管理中心护士长何锦玉为她实施温通刮痧疗法,以“温”散寒,以“通”止痛。结束时,她挺直腰板在室内走了两圈,惊喜地说:“感觉有股热水顺着骨头缝淌,可舒服了!”
村卫生服务中心里,患糖尿病多年的赵大爷也感慨道:“我腿脚不利索,跑趟县里医院实在折腾人。如今专家亲自到家门口给我瞧这老毛病PP电子,还手把手教我调整用药方案,这心里头可算是踏实了!”
这样的场景,在“轮值村医”到来前,村民想都不敢想。过去看一次病意味着一天奔波和农活耽搁,如今,有“轮值村医”的周四成了“健康日”,步行至卫生服务中心,看完病就能回家干活,省事安心PP电子。
为更好地服务村民PP电子,医院以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家庭为单位、村民健康为核心,推行“三阶梯”工作模式:精准摸底即驻村联合村干部入户走访,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并动态管理重点人群;分级服务指对行动不便者提供入户诊查和上门随访;急症联动则是建立危重患者绿色直转通道对接上级医院,实现高效救治。
村民赵大哥因脑出血长期卧床,被医院列为动态管理重点人群。仙葫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荣辉作为“轮值村医”,多次来到赵大哥家中,细致检查身体、科学评估用药。“专家就像自家人一样,每次来都千叮咛万嘱咐,教我们护理和康复知识,真是太感谢了PP电子!”赵大哥妻子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对“轮值村医”的感激。
70岁的赵大叔被腰腿剧痛折磨多年,佝偻着背艰难行走。因往返县城的山路耗时数小时,他一直拖着未就医。今年1月16日,“轮值村医”入村当天,医院原驻村黄晓源将赵大叔接到卫生服务中心。仙葫院区脊柱外科主任覃海飚通过手机视频,仔细查看 CT 影像;骨创伤运动医学科护士长周英妮现场查体,很快确诊为 “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压迫”。覃海飚立即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医院迅速启动“急症联动”,为赵大叔开通绿色就医通道。2月6日,赵大叔在南宁顺利接受手术,14 天后便挺直腰板出院。次月,脊柱外科护士长陈静专程入户回访,手把手指导康复训练,让医疗关怀从手术室延伸到田间地头。
与此同时,医院的投入也在改变着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医院通过专项拨款和整合社会爱心企业帮扶经费,投入约15万元,同时捐赠针灸针、拔罐、耳穴压豆等多种中医技术设备及中药饮片、免煎颗粒、院内制剂等中药,极大地改善了医疗条件。现在的卫生服务中心,每逢“轮值村医”到来,便热闹得像赶集,俨然成为一个流动的“小医院”。来自三甲医院不同科室的专家们发挥所长,为村民把脉开方,提供耳穴压豆、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
“以前村医只有我一人,诊室里空空荡荡的,只有几盒感冒药。”联伍村村医黄海燕感慨道,“曾经有村民腰腿疼得直冒汗,我也只能开点止痛片,再劝他们去镇上。”而“轮值村医”的到来,不仅缓解了缺医少药的问题,更带来了技术的传授。医生们在为村民看病的同时,也悉心指导黄海燕。
“在专业知识方面,他们的医学知识更系统、更前沿,带来的新内容能帮我更新知识,了解医学新动态,比如慢性病管理的最新办法、常见病的新治疗方案等。诊疗技术上,他们临床经验丰富,会用多种技术手法,还能手把手教我,像更规范的检查动作、简单医疗器械的新用法等,这些都能直接提高我的看病水平。”黄海燕认为,轮值村医下乡就像给她打开了一扇学习进步的大门。如今,她已掌握针灸、拔罐等6项中医技术,能独立处理不少村民的慢性病。
当城市医院争相引进尖端设备之时,这群医者选择转身向山而行。“轮值村医”的背包里,装着听诊器、银针、艾条,更装着对生命最质朴的承诺——让巍巍青山不再阻隔希望,让每个生命都能平等享有健康的微光。这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正以仁心为灯,照亮乡村振兴路上最不容忽视的一程。
作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处的创新实践,“轮值村医”这一模式在广西乃至全国属首创。从2020年9月“轮值村医”健康帮扶专项活动启动以来,医院党委每周安排党员医疗专家团队驻点村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义诊、健康科普、入户送医、村医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使优质医疗资源直接下沉到基层一线。医院驻村玉延表示,随着活动持续开展,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轮值中,专家团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能更及时发现并解决乡村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病情早掌握、治疗更高效”的多赢局面。这种“硬件+软件”双提升的模式,是补齐农村医疗短板的关键一步,也为乡村振兴中的健康扶贫提供了可持续路径。
第180批“轮值村医”专家与联伍村驻村黄晓源(原任)、玉延(现任)以及村医合影
五年来,“轮值村医”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他们的坚守,让山区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为山区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截至目前,“轮值村医”健康帮扶活动在联伍村已成功举办129期(总185期),服务村民超过8000人次(总服务超10000人次)。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